“两弹城”保护沉疴:卖与企业后保护遇阻,院
四川梓潼县“两弹城”遗址。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
春节前,四川梓潼“两弹城”旧址院部大楼旅游开发企业在未申报审批的情况下,将旧址院部大楼门窗等拆除,准备改作他用,致原有面貌遭到破坏。企业此举遭到当地文化界广泛质疑。
2月28日,四川省梓潼县政协一位副主席向澎湃新闻证实了此事并表示,县文广新局曾下“停工通知”阻止,但未能成功。目前,当地主管部门已对该企业作出严厉处罚,并责令恢复原貌。
《光明日报》等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,“两弹城”位于四川省梓潼县,是原九院(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)院部旧址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,1992年搬离梓潼迁至绵阳科技城。邓稼先、王淦昌等一大批科学家在此隐姓埋名、辛苦工作,相继完成原子弹、“氢弹”的设计方案。
迁至绵阳后,九院旧址(即“两弹城”)整体移交给了梓潼县政府。据当地文管所一位负责人介绍,大约2000年左右,梓潼县将这里卖给了铁骑力士集团。
梓潼县文管所这位负责人介绍,文物部门在对这里进行“国保”申报过程时,铁骑力士为了企业利益考虑,只同意对邓稼先旧居等七栋宿舍进行申报,因此“两弹城”遗址最核心、最重要的院部办公楼、情报中心等直至今天连县级文物都不算,这才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局面。
目前正在封闭修缮的院部办公大楼
“两弹城”旧址院部大楼面目全非
2月27日,澎湃新闻在“两弹城”的院部大楼前看到,这里几乎都是红砖苏式建筑,苍松翠柏掩映下,一栋栋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群山里,在雨雾笼罩之中愈显神秘。
以前的院部大楼,处于“两弹城”的核心的位置。“邓稼先、王淦昌他们当时都在那里工作,非常重要。”梓潼县文管所一位负责人介绍。
曾经在此工作的九院退休职工曾昭雄说,当年梓潼长卿山下的核武器研究基地被命名为“三号”地区,而院部大楼就是当时整个基地极其重要的中枢和指挥中心。
“你能想象那栋楼里,曾经每天发生的故事吗?”绵阳一位文化界人士说,在“两弹”研发期间,多少让国人振奋,让世界震惊的信息、成果都在这里产生、汇集,传递出去。但现在,它被掏空了,只剩一个空架子。
梓潼县政协一位副主席告诉澎湃新闻,知道企业在改造院部大楼,梓潼县政府、文广新局都出面阻止,还发了“停工通知书”,但没有阻止下来。企业趁着元旦节放假的时候,一口气全给拆了,这让绵阳、梓潼文化界人士对此感到愤怒,包括许多本地官员都公开对此提出批评。后来是绵阳市、梓潼县两级政府和九院都出面了,企业才认识到错误,表示愿意整改。
如今,院部大楼外围已经加上施工围栏,正在进行修缮,从外面看进去,大楼以前门窗均被拆除殆尽,只剩光秃秃的砖墙门框,木工们正在赶制新的门窗,准备装上去,部分已经装好的,工人正在上漆。
一直闲置的院部办公楼
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,围栏上的施工公告称:“我公司将对本栋建筑的门窗进行修缮。”发布公告的是绵阳两弹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施工单位是一家来自江苏的文物建筑公司。天眼查信息显示,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是绵阳两弹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,持股100%。
“原来门窗90%都是好的,还有部分玻璃坏了,这都是‘国家文物',即使修缮也必须先申报,按照规范进行,复旧如旧,而他们根本就没有报批。”前述梓潼县政协副主席说,她参加了当时的修复工作会,铁骑力士集团后来也算认识到错误了,会上诚恳道歉。九院在会上提出,要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全部复原。
据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官网介绍:“铁骑力士创建于1992年,29年来从单一的饲料加工发展成为集饲料生产、种畜禽繁育与养殖、屠宰分割和食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牧食品集团,在全国建有130家分(子)公司。”
木工正在做新的木门框
邓稼先等曾在此隐姓埋名工作十余年
澎湃新闻注意到,梓潼县前述政协副主席曾在个人微信上公开质疑铁骑力士的行为:“不报批、想拆就拆,想破坏就破坏,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和文物保护法,对你们是一纸空文吗?”“对得起九泉之下,九院的老一辈先烈吗?”
据公开资料介绍:梓潼“两弹城”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,占地3000余亩,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。1969年,九院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。1970年至1984年的14年时间里,邓稼先和王淦昌、于敏、朱光亚等一大批科学家在这里隐姓埋名、埋头工作。